
我國建筑垃圾的數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的30%~40%,如今,中國拆除行業依舊采用多年前傳統方式進行拆除,不具備環保拆除能力。他們將未經處理的建筑垃圾直接運往郊外或鄉村,多采用露天堆放或以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。據行業統計,近年中有數千億噸垃圾深埋地下或露天堆放,不僅會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、還會浪費垃圾清運費等建設經費,同時,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、灰砂飛揚等問題又會引起嚴重的空氣、土壤、水質等環境污染,嚴重破壞生態環境。我想如果有一天,國家花費大量的金錢來處理深埋地下的垃圾,那是多么令人痛心的能源浪費,又會帶來多嚴重的二次環境污染?舉個例子,頭20年前,國內所有鋼渣都采用深埋處理,如今又要挖出來進行再利用處理,我們不注意保護環境的惡性循環多么可怕!。
對建筑垃圾處理,應從源頭抓起,借鑒國外先進理念,進一步推定拆除行業朝著法制化、規范化、環保化方向發展。建筑物所有人需要拆除所屬建筑物時,應到建設及環保部門登記備案,先期繳納一定數額的建筑垃圾處理工藝保證金,交由有資質的拆除企業承擔拆除任務,并規定建筑垃圾的環保化再生利用率不得低于一定比例,如能達標,則退還建筑垃圾處置保證金;如不能達標,則沒收建筑垃圾處置保證金,乃至罰款,由政府出面對建筑垃圾進行環保化處理。此舉旨在規范拆除行業施工秩序,促進資源再生利用和環境保護,既保證業主利益,又兼顧企業環保責任。當然,這樣一套制度的出臺并實施,有賴于政府機關進一步論證和有力支持。


